食品安全大家谈第19期——冰块的烦恼
发布时间:2020-06-20
相關專題:
肯德基等餐飲店冰塊菌落總數被指超馬桶水
近日,央視記者在北京崇文門的肯德基、真功夫和麥當勞3傢大型快餐店中,取回可食用冰塊進行抽樣檢測。檢測結果顯示,3傢快餐店的大腸菌群、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沙門氏菌群均符合國傢標準,而菌落總數則超標。麥當勞崇文門店冰塊菌落總數為120個每毫升,高於國傢標準,低於馬桶水;真功夫冰塊菌落總數為900個每毫升,高於國傢標準8倍,高於馬桶水5倍;肯德基食用冰塊菌落總數高達2000個每毫升,高於國傢標準19倍,高於馬桶水12倍。對此,三傢快餐店回應冰塊菌落超標事件稱,立即按照標準嚴格清潔和消毒制冰機和相關設備,同時向消費者表示歉意。
食品夥伴網食品信息服務中心7月22-31日策劃瞭食品安全大傢談第19人體欣賞期《冰塊的煩惱》的討論話題,網友進行瞭熱烈的討論。感謝參與此次討論的網友!http://bbs.foodmate.net/thread-686758-1-1.html
一、在討論中,食品夥伴網網友分析瞭食用冰塊會出現污染的環節。
網友“aneir”表示,“整個流程都有被污染的風險,特別是制冰機,如果不做定期清潔,就跟冰箱一樣是很容易被污染的”。網友“嗷嗷乖乖”表示,“冰塊中的微生物可能來源於制造、運輸、加工過程的污染,但媒體取樣、送檢的方式不知道是否正確,如果不正確的話,污染可能性會暴增”。網友“5451XIAOYAO”表示,“水源、機械設備、交叉污染、盛放的容器等都有可能造成污染”。
二、媒體在報道中冠以“馬桶水”的字樣,同時將食用冰塊與馬桶水比較。對此,食品夥伴網網友認為,這兩者並未有可比性,冠以“馬桶水”字樣,隻是為瞭賺人眼球,屬於嘩眾取寵的行為,誤導消費者。但也有網友表示無所謂。
網友“sandy1001”表示,“媒體拿食用的東西去與馬桶比較,誇大其丁香五月綜合繳情綜合詞,讓人惡心”。網友“arson”則表示,“無所謂,這隻是為瞭突出強調冰塊水的衛生情況,同時還可以吸引消費者的眼光,引起大傢的重視”。
三、對於本事件的看法,網友各抒己見。
網友“lpy1305”表示,“央視的記者並沒有就取樣方式、樣在線綜合 亞洲 歐美 日韓品保存方式、在避免樣品被二次污染方面采取瞭哪些工作、馬桶水的狀態等方面進行說明,這個報道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。但是促進瞭相關企業對於食用冰的考量,算是記者意料之外、業內意料之中的結果。從真功夫的反應來看,部分國內食品企業已經有如何與這種媒體打交道的經驗瞭,值得推廣”。
網友“老吳Ryan”表示,“第一,媒體、公眾人物的不實宣傳。他們是有話語權的一類人群,利用自己的資源,不負責任的誤導公眾,語不驚人死不休。這種“狼來瞭”式報道,喊得多瞭,再讓民眾如何去相信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,再如何去尊重媒體的社會監督地位。而且,是否另有其它目的,就不妄加評論瞭,但願別摻雜著政治或者商業利益,那會更讓公眾更加的失望和憤怒。第二,所謂的檢驗機構及專傢人士極不負責任的歪曲解釋。有失專業水準且帶有選擇性的解釋,諸如100mL裡有6個大腸菌等等,披著專業外衣的他們,足以讓不明所以的公眾產生誤信。另外,標準中相關指標的限值,規定的是否科學,也是有關部門需要去思考的問題。第三,商傢食品安全意識的淡漠。今天僅僅是一樁食用冰事件,明天或許是別的事情,生產經營中必定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規范,洋快餐本土化,但這個過程中,不要把本土的一些惡習帶入其中。商傢面對這樣的危機,都是放低姿態,先聲道歉,轉回身呢?必定是口出‘我去年買瞭登山包,超耐磨’。委屈無奈,讓他們無法真心去正視自身生產經營中的不足缺陷,又何談真正的整改?第四,公眾面對這類事件,處於極其被動、弱勢的地位,沒有專業知識背景的他們,隻能偏聽偏信,當下互害型社會風氣大行其道,食品安全日益惡化,公眾多數都懷著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的心態,去面對每樁食品安全新聞。聽聞某公眾人物振臂一呼,立即附和響應,直讓我們相關從業人員搖頭嘆息”。
以上是部分網友的發言匯總,感謝本次參與討論的網友!
目前,媒體和公眾都在關心食品安全問題,卻並未形成維護食品安全的氛圍。隻有人人都在維護食品安全,才會科學認知食品安全問題,促進食品行業的發展。